“泉欣萤火虫”闪烁着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发布时间:2016/5/23 9:15:41 作者:崔於义 浏览量:406次
“泉欣萤火虫”闪烁着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近日,在汤山街道市民中流传着古泉社区老年学校积极参与“泉欣萤火虫”公益行动的佳话,大家对该社区老年学校“老年志愿者”热心助人的壮举啧啧称赞。
“泉欣萤火虫”是古泉社区利用社区老年学校这个平台,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老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以及私营业主参与组建的热心公益组织。“泉欣萤火虫”经过民政部门注册成功,“泉”取自 “汤山温泉”、“古泉”悠久的历史,“上善若水” ,“泉”有温度,更是润泽万物的源泉;“欣”,意味着“泉”泽万物而生长,欣欣向荣; “萤火虫”, 取自鲁迅先生的《热风》一文:“愿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寓意要有萤火虫精神,象征“聚能、奉献、理想”的精神内涵,寓意社区的每一个人都像一只萤火虫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向身边的每个人传递“团结、互助、友爱”的社会正能量。
自“泉欣萤火虫”社会公益组织成立以来,他们的公益行为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辖区内许多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中小学生、私营业主都自发的加入“泉欣萤火虫”社会公益组织。目前注册会员达到了416人(其中老年人48人),随着这些热心公益人员的加入,使“泉欣萤火虫”社会公益组织既有效整合了资源,又形成了社会的合力。
社区老年学校参与“泉欣萤火虫”行动集锦
案例一:共同服务独居老人侯国芳
服务对象:侯国芳,男, 现年83岁, 中共党员,古泉社区黄栗墅村民,行动不便,老伴去世多年。近年来,三个儿子也相继患病去世,老人悲痛欲绝。身心受到极大创伤,整日沉默寡言,情绪极为低落,精神恍惚,生存意志薄弱,生活无人照料。
服务内容:“萤火虫” 缪曙武、王传军、李伟等轮流为老人送饭、送菜、送水果,为他送去温暖,缓解了老人喪子之痛;“萤火虫”邓弥尔校长组织“老年志愿者”定期上门打扫卫生,陪他做饭、聊天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老人成了大伙的共同服务目标,如今,老人已经走出阴霾,恢复正常生活。
案例二:共同服务辖区内长期卧床不起老人
服务对象:社区内长期卧床不起的老人
服务内容:“萤火虫”高志祥、曾凯峰、侯成东、孟袁军等,会同社区“老年志愿者”通过走访,摸排,发现辖区内有多名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未持残疾证的老人后,主动上门收集资料,老年学校邓弥尔校长等多次和上级部门协商,邀请“区残联”、“街道残联”、“区二院”共同为社区5名卧床不起的老人上门“评残”。3名老人被评为肢体二级残疾,一名老人被评为肢体三级残疾并及时为肢体二级残疾人员申报办理南京市无固定收入重残补助金。
案例三:查找路面积水根源,维护村民利益
2015年的夏,雨势来势凶猛异常,时间长,雨量大,群众财产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古泉社区中心村侯家塘村地处低洼,成了各路来水的交汇处,路面积水严重,沿路居民深受其害。“萤火虫”侯金华、侯金国、陈明、潘利虎等在当地“老年志愿者”引领下,冒着倾盆大雨沿路查找积水原因并寻找到最佳排水路径。最终在王家桥附近开挖排水沟渠,使侯家塘路面积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案例四:征集古泉社区村规民约
为提高社区居民素质,找到在新形势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们的行为、道德准则,“萤火虫”周幻、周旭、侯成东、徐伟健、王凯等深入辖区六个自然村和老、中、青、少深入接触征集村规民约,共收集群众意见60条,经整理、归纳后形成22条,为便于传唱,深入人心,“萤火虫”们细心整合成古泉社区“民约七字歌”,共十二条并制成书签,每家发放。
“泉欣萤火虫”社会公益组织为居家养老、帮困助残、就业指导、民调帮扶、家政咨询、突发事件救助等提供了一系列的社会公益服务,为孤寡老人在经济保障、健康医疗、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得到了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关注,并以此为平台培植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调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为构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区风尚,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作出了不少贡献。
社区老年学校邓弥尔校长说得好,“泉欣萤火虫”社会公益组织是本着关爱老年人,促进社会和谐,快乐自我,充实自我而举办。让每个人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过程中,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吸引众多的目光,带动更多的人与之同行,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和谐社会。
古泉老年学校这个“泉欣萤火虫”,有与太阳、月亮一样的光明,她闪烁着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上一篇:古泉社区开展“暖心”系列行动
下一篇:高瞻远瞩 内涵丰富 催人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