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申报表
发布时间:2015/3/19 10:52:18 作者:校长室 浏览量:1103次
南京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申 报 表
所属区(县)南 京 市 江 宁 区
申 报 单 位 江宁区汤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项 目负责人 郭 军
项 目 名 称 利用“南京﹒汤山学习在线” 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实验
项 目 周 期 __________两 年__________
申 报 时 间 2014年5月
南京市成人教学研究室制
申 报 单 位 |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 |||||
项 目 名 称 |
利用“南京﹒汤山学习在线” 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实验 | |||||
项 目负责人 |
姓 名 |
郭 军 |
职务 |
校长 |
手机 |
138 5160 1626 |
单位电话 |
02584102411 |
邮编 |
211131 |
邮箱 |
Gj761112x@163.com | |
地 址 |
汤山街道汤水河西9号 | |||||
实验项目的价值: 1、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终身教育的落实,有赖于社区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又有赖于学习型社区作为其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社区教育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基本形态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发展社区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策略。当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刚刚起步,数字化学习社区更是一个新生事物。采用的途径多是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社区和学校相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区网络学习越来越具有发展潜力。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国长三角地区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的乡镇社区已经接入宽带网,远程医疗、远程学习、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等逐步由概念成为现实,具备了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展社区教育的条件。如何突波传统教育格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已成为社区教育必须要担当的责任,更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2、服务汤山科学发展的需要 汤山是江南古镇,著名的温泉之乡,辖区面积117平方公里,辖16个社区(村),人口8万多人。2013年,全街道完成财政收入4.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7.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旅游接待人次达660万人,综合实力位居南京市二十强镇街前五名。汤山先后被评为中国温泉之乡、国家地质公园、国际最佳旅游胜地和全国环境优美街道等荣誉称号。汤山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三个国家级品牌的创建。 汤山街道范围内共有各类学校12所,其中高校一所,高职校一所,中小学4所,幼儿园四所,成教一所。有居民学校16所,有14所达到或超过“江苏省社区居民学校建设标准”,达标率87.5%。初步形成了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以社区居民学校为基础的两级市民教育网络。厚重的历史文化,发达的经济,优秀的旅游资源,为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学习型汤山提供了重要载体。反过来,运用信息技术,把一个地区的各类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组织机制,全面管理,统筹协调,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衔接,也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3、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满足汤山地区市民学习的需要 在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构建数字化学习型社区,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保证。社区成员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决定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而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文明程度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区发展的基础。依托学习联盟利用数字化学习社区平台,通过各种形式与内容的社区教育,不仅为人们提供学习各种知识、充实与完善自我的机会,也提高社区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把现代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有机融合起来,从而提高社区成员文明程度。利用数字化教育社区可以把特定地域空间的人形成社会共同体,使之成为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载体。因此,数字化学习社区平台可以成为人们更新知识、提高文化层次、增强工作能力的首选方式。利用数字化学习社区平台营造学习型社区环境,可以满足广大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的需求,为社区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 |
实验目标与内容: 实验目标:。 1、通过学习在线平台的建设,转变传统学习观念,突破时空限制,引导汤山居民积极参与在线学习,形成人人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 时间与空间是社区教育深入推进的较大屏障。“南京.汤山学习”在线”实现了“教育全天候”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改变了居民的学习格局,突破原有的学习局限性,拓展了学习途径,成为居民学习的“空中课堂”。“南京.汤山学习”对一些有学习需求,但时间约束力较强的居民,如上班族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据统计,52%的注册会员为在职居民。通过网站,在职居民除了接受知识外还能及时了解社区发展最新动态,打破了一直以来在职居民的社区教育受惠面较窄的局面。而在空间上,这一平台更实现了社区教育“受惠面”的突破,全面提升了居民学习覆盖率,使得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成为可能。 2、通过学习在线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夯实软硬件基础,促进数字化学习网络的建设。 学习在线是个新生事物,它的建设、应用和推广是个逐渐的过程。在建设和推广的过程中,采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方式进行推广和建设,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障平台本身正常运行,让它成为一个好学、易学、居民愿意学的网站。要先在学校、机关、部门、社区等一些有条件和基础的地方实现在线学习网站的覆盖和开放,最终实现学习在线在本地区全覆盖。 3、 通过探索学习在线管理模式,研究促进数字化社区建设的经验 在“南京·汤山学习在线”的建设、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中肯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从而产生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这些问题和方法进行总结,最终会形成一套完整的关于平台建设的经验。把这些经验用于数字化社区的建设,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4、 借助网站平台,打造数字化“学习超市” “江苏学习在线”学习联盟和“南京·汤山学习在线”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为社区市民提供了内容丰富,品种繁多的学习资源。通过学习在线平台的运行,可以实现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办学种类,深化办学层次,创新教育形式的目的,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利用好这一资源对个人、社区、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实验内容: 1、 依托学习在线平台,通过对汤山地区居民数字化学习的需求与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构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可行性。 在学习在线平台建设、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社区教育队伍(专兼职人员、志愿者),通过对汤山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参加和没有参加在线学习的居民,采用问卷调查、随机访谈、召开专门的座谈会等各种方式,进行数字化学习需求和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并得出调查和分析报告,研究构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可行性。 2、 利用学习在线平台,研究构建数字化学习社区的理论研究。 第一,建立数字化学习的保障体制机制。应构建一个可以覆盖社区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等广阔业务范围的、可使教育机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全民终身教育体制和教育运行机制。第二,数字化学习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要建立全面的数字化学习政策法规,保障数字化学习的顺利开展;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学习的规章制度。第三,建立数字化学习的系列标准、评估体系、评估细则和激励机制。第四,数字化学习的课程资源保障。要利用各种方式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统筹规划,利用社会各行业的技术优势,编制出大量的优质学习资源,打包为社区提供网络配送服务。 3、 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研究数字化学习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对提升居民素质的作用。 学习平台可以开设一些介绍汤山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建设成就方面的课程资源,从而介绍,宣传汤山。利用网络平台开设远程教育,满足居民提升学历层次的需求。开发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课程,为社区居民的再就业提供有效的条件。居民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和专业素质证书,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通认证。通过收集这方面的案例,研究数字化学习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对提升居民素质的作用。 |
实验过程与方法: 实验过程: 1、2014年5月 准备阶段 ①、选题论证,申报立项,制定实验方案。 ②、召集实验项目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实施培训。 ③、聘请专家指导。 2、2014年6月—-2015年12月 实施阶段 ①、对“南京·汤山学习在线”运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②、开展“南京·汤山学习在线”的各类培训。 ③、依据实施方案设计相关运行模式,收集典型个案。 3、2015年1月—-2016年6月 总结阶段 ①、系统整理“南京·汤山学习在线”运行模式的经验和特点。 ②、收集运行模式的活动资料以及相关论文及案例等。 ③、进行总结、撰写实验项目报告,形成经验总结等。请专家鉴定成果及报告。 实验方法: 1、文献法:收集数字化学习已有的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借鉴已有的成果,能尽快地建成符合汤山地区实际的数字化学习网站。 2、调查法:对社区居民开展具有一定规模和针对性的社会调查。通过实地抽样,发放调查问卷,一方面重点了解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年龄、文化背景、经验、认知特点,从而为数字化学习平台设计不同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教育模式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教育优势和资源的整合,课程设置和教材的开发,特别是特色教学提出积极建议。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也了解到自己是否愿意通过网络学习知识,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是否拥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是否具备在线学习的条件,等等,为网络平台开设互动空间奠定了基础。在充分的系统需求分析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3、行动研究法:数字化学习平台在很多地方已经建设使用,但在我区尚处起步阶段,所以在课题研究中将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基础平台建起来,常规工作先用起来,边应用边研究边建设,不断修改完善。
4、案例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的成功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培育一支本地区域具有较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社区教育管理队伍。 |
实验条件与保障: 1、有研究条件保障。首先教育局、街道领导重视,“南京·汤山学习在线”的应用推广被写入区政府《关于印发江宁区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江宁政发(2013)175号】文件,同时被区教育局职社科列入年度10件目标任务之一;其次有专家组指导,省社指中心、省电大、市成人教研室、市电大、区教科室、区职称科专家指导研究;第三兄弟学校等成员单位积极参与,教师研究热情高,踊跃参加;最后从市到区有专门的经费保障。 2、有研究实验平台和基础:首先 3、有专业研究人员:拥有一支精通计算机,熟悉社区教育业务的高素质教师和志愿者队伍。 |
预期成果: 1、系列调查报告 (1)汤山地区居民数字化学习需求状况及其对策分析 (2)汤山地区居民数字化学习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3)汤山地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师资队伍现状及其建设分析 2、系列论文 (1)学习在线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数字化学习平台课程开发与利用 (3)数字化学习平台在社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案例集锦 (1)数字化学习对提高居民素质的系列个案 (2)数字化学习平台对开展社区教育各种培训影响的系列案例 (3)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对社区开展工作影响的系列案例 4、 《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实践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
所在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所在区(县)教育局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专家组评审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市教育局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

